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翻唱日本歌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翻唱日本歌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香港翻唱日本十大经典歌曲?
一些著名歌手家喻户晓的经典代表作都是翻唱日文歌: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每天爱你多一些,谭咏麟的讲不出再见、朋友,张国荣的风继续吹,梅艳芳的夕阳之歌,陈慧娴的千千阙歌、飘雪,周华健的花心、让我欢喜让我忧,那英的相见不如怀念,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李克勤的红日、月半小夜曲,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刘若英的后来、很爱很爱你,小虎队的红蜻蜓等等,如果没听过,可以去听一听,你就会发现到什么程度了。
十大被翻唱日本歌曲都有哪些?
十大被翻唱日本歌曲:《千千阙歌》、《红日》、《漫步人生路》、《雪》、《北国之春》、《容易受伤的女人》、《人间》、《伤心太平洋》、《飘雪》、《小手拉大手》。
1、《千千阙歌》歌曲的旋律其实是来自于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歌曲《夕阳之歌》,当时大家认为,这首歌虽然没有过于激扬的旋律,却在平淡中透着忧伤,与此次陈慧娴离别的主题十分吻合。于是香港填词人林振强将这首歌重新进行了作词。创作《千千阙歌》时,陈慧娴正暗恋一位男生,于是将自己的感情唱进了歌曲中。
2、《红日》原曲是日本音乐人立川俊之的《それが大事》,1992年李克勤参与拍摄电视剧,并要求创作一首该电视剧的主题曲,之后他开始写歌词,写歌词的那天,李克勤因为拍戏几天都没好好休息,又赶时间,所以就坐在TVB的停车场里写,晚上3点多拍完戏,就开始写歌词直到天亮。
3、《漫步人生路》是由郑国江作词,中岛美雪作曲,邓丽君演唱的一首经典粤语歌曲。收录于1983年5月发行的同名音乐专辑《漫步人生路》中。《ひとり上手》(习惯孤独)由日本著名歌手中岛美雪作词、作曲、编曲。1983年由邓丽君翻唱,郑国江作词的同旋律歌曲《漫步人生路》火遍大江南北。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
整个亚洲流行音乐在日本流行比较早的,流行音乐它是属于通俗唱法,深受年经的喜爱,容易唱,容易听懂,也就是说流行音乐在日本盛世时期,传入中国港台,在中国没有流行音乐的情况下分分效仿,把日本的歌曲乐曲填词,改版重新包装,用本地的语言来唱,让国人的听的懂,自然也有一翻风味。有了翻唱的借鉴才能提高国人的创作能力,学习别人的东西,发扬自家的东西
据说,50年代的时候,国内是没有流行歌曲文化的,也没有多少流行歌曲可以流通到国内,60年代-70年代,香港受到英国流行歌曲文化的影响,开始流行一些外语的流行歌曲,但是并没有本地化,原因是香港本身就通用英文;因此那时候也没有开始本土化,也没有影响到大陆的。大陆当时只有民歌,戏曲,不信如果你是80后,90后,你的父母现在5-60岁的情况的话,可以问问父辈,他们从小长大都是听戏曲,民俗歌曲长大的,没有流行歌曲,流行歌曲要到8-90年代才在国内(大陆)流行。
据悉,70年代的时候,日本流行歌曲开始本土化,日本较早的很多流行歌曲也是翻唱欧美的,不过日本很快接受这种趋势,开始原创自己的流行歌曲(也有大量的翻唱欧美流行歌曲出现),而香港接受这种文化的速度当时要比大陆要快,80年代就有大量的日本原创的流行歌曲,在香港开始流行,并且本土化,不过当时当时本土化,大都是粤语。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语流行歌曲已经开始初期发力,港台的流行文化也传入大陆,之后大陆就翻唱香港已经翻唱了的日本歌曲,从粤语被翻唱成了普通话,因此很多90年代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曲,其实都是翻唱的8-90年代的日本流行歌曲。
像港台地区,许多经典的流行歌曲都是翻唱日本流行歌曲的,比如刘若英的《后来》,《很爱很爱你》,张国荣的《恋爱交叉》,《谁令你心痴 》,林忆莲《第一次的约会》,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等等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都是翻唱的日本流行歌曲,到了2000年之后,周杰伦那波华语流行歌手出现后,大量的原创歌曲才出现据说。
“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圈。”中国乐坛弊病可见一斑,都急功近利谁来创作?不创作要成功,通过翻唱无疑是个好办法(不包括单纯因为喜爱而翻唱,但有几个是单纯的?)。加之日本音乐的成熟,翻唱自然而然成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翻唱日本歌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翻唱日本歌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