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术葩ap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学术葩ap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现在有的年轻人调侃古诗词?(如图)?
《江南》为汉代民歌,汉乐府作品。 汉乐府《江南》的诗句确实非常简单:“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一看就是大白话,不象唐诗宋词那样深奥,根本不需要任何人解释就可明白。 质疑者说不是诗歌,粗看起来,确实有一定道理: ①诗歌没有押韵。②后四句几乎都在重复,似乎废话连篇。③从字面上看缺乏诗歌艺术性。我们知道,在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能够流传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达官贵人作品。我们今天看到的唐诗宋词作品,诗人基本都是当时的官员。我国古代虽然有***风的制度和传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到民间收集民歌,了解民俗风情,比如西周和汉乐府以及明后期***部门,但总的情况,普通百姓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能流传下来的机会可以说很少的。 根据提问者的质疑,我们拿骆宾王的《咏鹅》和《江南》民歌比较,《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无论诗歌写作艺术和意境,都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奇怪的是,这首诗歌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呢? 一、这首诗歌读起来简洁轻快,朗朗上口; 二、这首诗歌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来最质朴的诗的内涵,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轻灵的样子,传达出***莲人欢快的心情。你不相信?请你缓慢悠扬反复朗诵几遍,你就会领略诗歌的意境。 三、后四句几乎重复,其实这是一种叫做叫做互文的修辞手法,上下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同一件事。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复,还使全诗的节奏显得更轻快,更能表现***莲人的兴高***烈。唐陆龟蒙曾用它的末五句作为首句,写成五首《江南曲》,可见它的影响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四、我们现在简单总结下这首的意境:人们在***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看见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下面四句又用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字,反复咏唱,描绘出鱼儿久久不去,围绕莲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我们从这首诗歌中,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普通百姓劳作的愉快心情。总之,这是一首表现普通百姓劳作时兴高***烈的好诗。
说实话,对于《江南》这首诗,仅从词句上,我也无法理解它的美感。
在百度百科中,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诗歌描绘了江南***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莲人的欢笑。
在这些诗句中,我却感觉不到***莲人的欢笑,所能感觉到的,是一个***莲人对于生活新的向往。
在《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过挖藕人。在挖藕的季节,挖藕人要在深深的淤泥中,把藕挖出来,十分辛苦,但为了谋生,只能拼命坚持。
封建社会压迫下的***莲人,做为挖藕人类似的工种,在***莲的劳动中,恐怕也提不起什么欢乐的兴致。但是,在单调、乏味、艰苦的***莲劳动中,他却突然发现莲叶中的鱼特别多,东南西北到处都是,而撒网逮鱼的经济收益要远远大于***莲的收入,所以,他看到了改行做渔民的希望。
因此,这首《江南》,我认为主题是希望,安慰人们,永远不要绝望,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看到莲叶中的鱼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术葩ap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术葩ap怎么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