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正教教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正教教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列夫托尔斯泰是()国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扩展资料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在***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
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
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西喀喇汗国被谁灭国的?
西喀喇汗国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灭国。
到了12世纪,喀喇汗国却被辽国的残余力量吞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喀喇汗国的贵族们都信奉***教,每个宗教都会有教派之争,就像天主教和东正教一样。
宗教教义和世俗权力混合以后,形成两大相互对立的派系,这就是阿里系和哈桑系。两大派系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元1041年,曾经十分强大的喀喇汗国分裂成了东喀喇汗国和西喀喇汗国。两个汗国仍旧相互对立,直接削弱了整个***的实力。
时间进入13世纪,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崛起,建立了金国***,并且以秋风扫落地的气势消灭了大辽国和北宋王朝。辽国贵族耶律大石带着部分辽国残余力量退守西北草原地区,并且重建了辽国,这个***被称为西辽国。
此时,耶律大石希望向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在耶律大石为寻找借口而发愁的时候,东喀喇汗国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几个派系内斗。其中实力比较弱的一个派系,请求耶律大石帮忙。
一场鸠占鹊巢的好戏上演了,就如同当年刘璋请刘备入川一样,耶律大石率领军队进入东喀喇汗国境内。一路之上,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占领了东喀喇汗国。至此,耶律大石终于在西北、中亚地区拥有了安身之地。吞并东喀喇汗国仅仅是第一步,随后,耶律大石开始染指西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
不得不说,西喀喇汗国仍有很强的实力,耶律大石的进攻并不顺利,甚至遭遇了两次惨败。但经过10余年的反复征战,耶律大石最终吞并了西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大辽的旗帜在中亚地区重新建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正教教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正教教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