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国留学教育学专业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国留学教育学专业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后英国的教育改革是什么?
1943年,***发表了《教育改造》***,对战后教育重建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新的重建方案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性的认识,即教育是在各个连续的阶段实施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儿童的教育从5岁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招收11岁以下儿童;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招收11岁以上儿童。***的发表,为《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194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教育大臣巴特勒(R.A.Butler)递交的教育法案,称《1944年教育法》。
《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的法律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英国自此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代公共教育体系。其次,双轨制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前的民办学校通过不同程度的改组,在很大程度上被纳入了公共教育体系中。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教育制度尚未完全改变,公学还没有纳入公共教育体系。
英国留学博士含金量高吗?
含金量高不高的问问国内用人单位不就知道了。拿国内高校来说,一般都是海归博士优先(当然你得有象样的论文),然后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哪怕是访学),最后才是本土博士。我们学校更离谱,Qs前200海归博士来了就有房子,土博士干瞪眼!还有本市最历害的那个三甲医院,不是海归博士压根进不去了。所以水不水的不是靠谁说,看看用人单位的导向就知道了!所以,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孩子天赋也好,最好去欧美名校读个博士吧!没钱的就不要想了,在国内读也挺好。没天赋的又不想努力的,更不要想了,在哪也水不到!
这种问题,这么回答吧
当初考上本科,大家都说,本科真好,真不容易啊,熬出头了。但是讲真的,我觉得考本科并不难。
在我读了本科以后,确实能学到东西,你说难吗?我也熬夜看书做作业,但是绝对谈不上拼命。毕业了,每个同学去向也不同,有人觉得学到了很多,有人觉得也就这样,还有人觉得这个经历很重要。
然后去读硕士,世界名校,申请的时候也紧张,也觉得难。后来申请到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上课啥的,跟本科一样,也需要花点心思,但是也谈不上努力,但是我觉得这个经历依旧对我挺重要的。
这个问题是读博士。那么你看到这里应该知道,我的答案就是,这是一道风景,你不去体验你永远不会知道,而且凡事因人而异。
尽可能的去一所好大学去读博士,至少使得这个所谓的含金量看起来更好一点。因为很多人都没出过国,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甚至国内也没有一个好的学位。他们的消息只是来源于道听途说,你去一个好的大学,能省去他们很多嘲讽。
结合自身条件,想去就去。
这就好比问,你为啥要去旅游,电视上看看不就行了。你不体验,永远也不知道的。
说起去英国留学读博士,我还是比较熟悉的: 先说一下,读完博士回国就业的情况。
我同学的女儿去年从英国剑桥大学读完博士,回国就业,有好几个名校(直接聘为副教授)和国有大企业、知名外企和中科院研究所都给出了很高的年薪(年薪没有低于30万的)。可见,工作是自己任意挑选。
再说一下申请英国读博的难度。 因为我儿子现在正在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读博三,申请到了英国的名牌学校读博士的确是很难的:
第一,首先过雅思这一关。申请到英国名牌大学读博士,雅思必须在6.5~7.0,再就是你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成绩(你的考试平均分必须在85分以上)、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论文和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推荐信2至3封。推荐信内容要包括对你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合作精神和学术成就几个方面的介绍,并且要求有学校盖章。
第三,个人陈述。就是介绍你的个人背景研究的方向,申请读博的理由。
第四,一份研究计划,要有说明研究的内容,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的价值等等。
可见,申请到英国名校读博,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儿。
下面是英国几所名校的介绍和含金量比较高的专业,希望大家解借鉴:
国内外的博士学习环境还是有所差别的。国外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考核非常严格。的确留学生身处在国外,他们接触到的事物要比国内的博士生更多。眼界也更开阔,对新事物的包容性和接受性更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国留学教育学专业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国留学教育学专业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