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的中文系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的中文系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个国家的学校在学中文?
1.日本:现有120万人在学校汉语。
2、韩国:1992年开设中文系的大学为90余所,目前142所大学全部开设了汉语课程,2001年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竞争激烈,录取率为 40:1;
160万,汉语教师近2万人;
4、北美洲的美国:习汉语的热潮也正在蓬勃兴起,在美国汉语已成为第三大使用语言;
阴阳师第一部的作者是谁?
《阴阳师》是一部系列***,作者是梦枕貘。该***是以日本民间传说为基础的神怪***,取材自《今昔物语集》,以安倍晴明(阴阳师)、源博雅(武士)这两个主角为中心,展开一段段神奇的故事。
梦枕貘,当代日本著名作家。1951年生,1***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系。“貘”,指的是一种吃掉噩梦的奇兽,因为想写出梦一般的故事,所以取了这样一个笔名。《阴阳师》是他的代表作。
新海诚人物关系?
新海诚,原名新津诚,1***3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动画导演、编剧、***作家,毕业于日本长野县野泽北高等学校、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系。
从《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和《秒速5厘米》开始,新海诚就奠定了其画风唯美如壁纸、情节死磕少年异地恋、世界观偏好架空虚构的调调。在《你的名字。》中,新海诚把这种套路发挥到了极致。
为何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会落选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
瑞典文学院十八个终身院士绝大多数都是老老司机,他们开车喜欢手动档而不喜欢自动档。手动档是经典哦,自动档太流俗了。村上春树一出道就成了青年人的偶象,铁粉越多越有了流俗的味道。“高大上”的老院士们捂着鼻子,不想开村上春树这辆车。
首先,诺贝尔奖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也就是说,今年可以看到1966年及之前的提名人选,之后的都处于保密状态,外界根本不知道村上春树是否由某个机构、群体或个人推荐,是否进入了评奖委员会最终决定的短名单,要想知道这一切,需要等到几十年之后。因此,也就不存在“落选”与否的问题,因为根本不知道他有没有参与角逐。
其次,村上春树不断“落选”的印象,实则来自媒体、***公司和公众的过高关注。***公司一向热衷于计算***,开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关于村上春树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的报道中,都或多或少提到,这一信息的来源是***公司,立博(Ladbrokes)、优胜客(Unibet)、NiceOdds等都很喜欢做这件事。“村上春树能否获诺贝尔文学奖?***业可能告诉你答案”、“诺贝尔文学奖******出炉,中国作家莫言居榜首”……这样的新闻标题每年都会出现。这使得大家潜移默化中种下印象,以为***公司的***说明了某位作家获奖的可能性,并且先验地默认他一定获得了提名,而实际上这种联想完全不成立。而***公司的***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一方面是诺贝尔奖这一全球性重要奖项自身的吸睛度,另一方面是***公司的***居然经常能说明问题。比如迪伦获奖那一年,他的***就从原来的1/100突然调至1/10,说明***公司突然很看好他,莫言那一年也是同样的情况,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公司和评奖委员会之间存在任何联系,或者提前获知了本来应该保密至最后一刻的信息,如果有,那可能就是最近二十年里最大的丑闻了。
再次,诺贝尔文学奖不爱村上春树,据推测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他的写作过于美国化,村上春树本人非常不喜欢日本的文学传统,尤其是私***那种黏黏糊糊、长而啰嗦的长句式,为了让自己的日文更简洁明快,他还试着先用英文写,再翻译回日文的写作方法,对于本土的读者来说,他的语言是耳目一新、独树一帜的,但这样的特点翻译成其他语言(尤其是英文),就完全消失了,我读过《挪威的森林》的英文版,语言失之“平淡”,这就很不利了。二是他过于畅销,他在中日两国的销量加起来,就足以让很多作家的全球销量黯然失色了,太过畅销的作家总是会被考量很久,马尔克斯获奖之前就很畅销,也是《百年孤独》问世16年后,拿到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10年后才收获诺贝尔奖章。三是村上春树本人争议就不少,日本人认为他的作品脱离了日本文学的传统,无法代表日本,而且他的左翼知识分子形象也始终没有树立起来,他不谈政治,或者只是把某些***当做写作背景一带而过时,作品就畅销,一本正经地剖析奥姆***,地震后日本***的不作为,销量就扑街,有公共知识分子标签的作家不少,但有这个标签而本文化对此并不感冒的,似乎不多,我能数出来的就俩,村上春树和米兰·昆德拉,都没拿着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的中文系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的中文系怎么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